6月26日晚,小米正式召开「人车家全生态」发布会,发布了旗下首款SUV——小米YU7。仅3分钟,大定突破20万台,2分钟锁单12.8万台,1小时后,订单飙升至28.9万台。
这一数据,不仅刷新了行业认知,更让整个汽车圈为之震动。
从手机到汽车的信任迁移
小米的品牌号召力,是其成功的首要基石。作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品牌,小米早已通过手机、电视、智能穿戴设备等多元化产品,构建起庞大的用户生态。其「性价比之王」的形象深入人心,而「为发烧而生」的口号,更让年轻群体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充满期待。
在汽车领域,小米虽属新兵,却凭借强劲的品牌势能快速站稳脚跟。首款车型 SU7 的上市,已然向市场展现出小米造车的坚定决心与硬核实力,小米SU7上市 24 小时便斩获近 9 万份大定订单,惊艳行业。而此次 YU7 的发布,更以 3 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 20 万辆的成绩,再度刷新行业纪录,不仅印证了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高度认可,更进一步彰显并巩固了小米在造车领域的扎实实力。
消费者对小米的信任从手机领域自然延伸至汽车赛道,而发布会当晚的订单狂潮,正是这份信任落地为实际购买行动的直观体现。
性能与设计实现双突破
小米YU7的成功,核心在于产品力的全面颠覆。全系标配超长续航(标准版835km)、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(15分钟补能620km)、700TOPS辅助驾驶算力、激光雷达、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、小米V6s Plus超级电机……这些技术参数,直击消费者对续航、充电、智能驾驶的焦虑。
以续航为例,835km的CLTC续航里程,远超同级竞品,甚至逼近燃油车水平。而800V高压平台,则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慢的痛点。
对比特斯拉Model Y(后轮驱动版26.35万元、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1.35万元),YU7在价格更低的同时,技术配置更胜一筹。
作为小米首款 SUV,YU7 在外部设计上既延续了 SU7 的家族化基因,又针对 SUV 车型特性进行了突破设计,封闭式格栅搭配分体式矩阵大灯组,日行灯呈贯穿式流光造型,在解锁时会泛起脉冲式灯光涟漪,强化品牌辨识度,引擎盖隆起的双筋线与下方三段式进气导流槽,既体现出力量感,又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。车身侧面采用宽体溜背设计,既保留了 SUV 的头部空间优势,又赋予整车近似轿跑的运动姿态,在视觉上强化了 SUV 的硬核属性。整车风阻系数低至 0.26Cd,在中大型 SUV 中处于同级领先水平。
在外部做出设计突破的同时,内部也有所突破,小米 YU7 以 4999×1996×1600mm 的车身尺寸,在头部、膝部空间及后排横向空间等方面均领先于特斯拉 Model Y(4750×1921×1624mm)。
SUV混战中的精准卡位
中国SUV市场热度持续高于轿车。2024年,SUV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6%,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小米YU7的推出,正是抓住了这一结构性机会。
相较于定位轿车的 小米SU7,小米YU7 作为小米首款 SUV 车型,成功完善了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产品矩阵,填补了 SUV 细分市场的布局空白。从市场策略来看,小米 YU7 提供宝石绿、熔岩橙等 9 种金属漆配色,并针对细分需求推出 EC 调光天幕(隔热效果优于物理遮阳帘)、晕车舒缓模式(降低晕车发生率 51%)等配置,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定价方面,标准版 25.35 万元起,Pro 版、Max 版分别较特斯拉 Model Y 同级别车型低 3.36 万元、0.36 万元(其中标准版较 Model Y 焕新版低 1 万元),通过精准定价参与市场竞争,以差异化价格锚定中高端主流市场,直接与特斯拉、蔚来、理想等头部品牌在该赛道形成正面竞品博弈。
发布会前,雷军与李想、何小鹏、李斌等车圈大佬的微博互动,预祝YU7大卖,同时为自家产品造势。这种「竞合关系」的展示,既提升了YU7的行业关注度,又避免了直接冲突。
而第三季度的SUV混战(小鹏G7、蔚来乐道L90、理想i8等车型扎堆上市),反而为YU7提供了「先发优势」。作为首款上市的重磅车型,YU7成功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中的「首选」位置。
一场未完待续的考试
正如雷军所言:“SUV 是汽车行业真正的主战场,YU7 即将迎来最残酷的竞争。”
小米 YU7 的上市,标志着其在 SUV 市场的竞逐正式开启,而这场围绕技术突破、市场拓展与生态构建的较量仍在持续推进。
作为小米首款纯电 SUV,YU7 以 25.35 万元起售价切入市场,首小时 28.9 万台的订单成绩展现了市场初期认可,但 SUV 赛道的竞争远未结束。从行业格局看,该市场 2024 年占乘用车销量的 46%,聚集了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G7、蔚来乐道 L90 等众多强手,其中 Model Y 作为全球年销超 110 万辆的标杆车型,其技术积累与市场根基深厚,而小米选择对标 Model Y 这个 “史诗级对手” ,挑战难度不小,小米 YU7 需在持续的产品迭代中巩固优势。
当然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小米汽车凭借 YU7 的上市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对市场影响力。通过整合自身在智能硬件、生态互联、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优势,在 SUV 这一核心细分市场与头部品牌展开竞争,既推动了行业在智能驾驶、人车交互、生态融合等领域的技术进步,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,多元化满足消费者需求。随着产能提升与产品矩阵的完善,小米汽车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,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原创文章,作者:Noe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ntutu.com/doc/134838.htm
登录后才能评论